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我是6月20日1995年生的!

我是6月20日1995年生的!

案例正文

马静彬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学了数字之后,她便尝试向她的中国朋友介绍自己的生日,结果说成了“我是6月20日1995年生的!”,她的中国朋友觉得很奇怪。

分析点评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重视整体,习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美国人则更注重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来考虑问题。体现在比较细微的地方就是时间日期以及地点表达的差异。 在学习汉语日期的表达的时候,马静彬同学提出了为什么汉语要说某年某月某日,而美国人习惯说某月某日某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体现了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亦即美国人习惯分析的思维,中国人习惯综合的思维,一个是从小到大,一个是从大到小。 有一些语言问题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所以在教语言的时候不要仅仅教授语言。对于一些思维方式的差异,要把他点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言。其实在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以后,在科研领域,中美的思维方式差异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综合与分析的思维都要运用。但是语言是一种习惯的积累,所以在语言中有很多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注意,并在讲授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解释。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日期时间

浏览: 评论: 收藏:0
我是6月20日1995年生的!
案例编号:491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4-12-01 06:13:02
分享者:吴极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