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和老师多交流也有错吗?(图文)

和老师多交流也有错吗?(图文)

案例正文

我叫Terry,我来自尼日利亚。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所以我很努力地学习中文,想在中国好好地找一份工作。由于我的努力,我到了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这里继续修中文的硕士课程。班里的同学都很友好,大家经常一起笑,一起玩。后来,班里的老师说要学好中文,要多和中国的学生交流,多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班的同学被安排和厦门大学外语系的同学一起上课。

给我们上课的女老师人很好,经常帮助我,我特别喜欢这个老师,她很幽默,常常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所以我课下经常给老师打电话,问她吃饭没有,要不要出来玩一下。可是后来,老师慢慢不听我的电话,周围的中国同学也一直在说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说我爱上了这个老师。结果到最后,课堂上连老师都不和我交流了,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在尼日利亚,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上课方式,想和老师成为朋友才会想经常和老师打电话,怎么到了中国就被说成是男女关系上的喜欢了呢?

分析点评

事实上,这是两个国家对男女关系和师生关系价值观判断上的不同。在尼日利亚,学生会经常和老师交流,课下给老师打电话,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没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是这在中国则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定义。一般来说,在中国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不应该随意打扰,一般也不会想到要和老师成为朋友。另外,在男女关系的处理上,由于老师和学生都属于成年人,因此彼此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在中国人的眼里,经常和非亲属的女性打电话聊天,一定是非比寻常的“关系”。在尼日利亚的学生眼里,纯洁的男女关系是存在的,Terry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他只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没有其他的想法。而在最近的中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年轻的女老师与自己的学生发展爱情关系开始趋于一种潮流,中国的学生也就容易将单纯的师生关系看成是男女关系。

处理建议:建议教师要和学生解释这种跨文化交际现象的产生原因,让Terry真正融入中国的课堂,明白在中国和老师的相处方式不应该和朋友一样,老打电话是不适宜的,而且打给的是女性老师更是不建议的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比如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成见都可能引起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貌原则的遵循。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心态,遵循礼貌原则的方式也不同。我们应从文化入手,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语言差异,从而避免失误。多理解,多沟通,这样到最后才能够成功地做到有张有弛、融入到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中。

差异点
尼日利亚中国
师生平等的价值观尊师重道的价值观
延伸阅读

4.jpg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和老师多交流也有错吗?(图文)
案例编号:4820
洲:非洲 国家:尼日利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01 21:29:04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