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风俗 > “我爱你”,但别多想

“我爱你”,但别多想

案例正文

案例主角:小王,赴尼日利亚汉语志愿者,女,24岁

案例发生地: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

案例来源:真实事件记录

案例叙述:

小王来到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已经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她感受到了非洲人民的热情和友好,但是,有件事她却无法理解。一天晚上,她正在准备教案,手机突然响了,是学生打来的电话。她刚一接通电话,手机那边就传来一段话,“老师,我爱你”。听到这句话,小王老师愣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整晚都没睡着觉。第二天,她来到教室,看到昨天晚上给她打电话的那个学生,脸一下就红了。小王老师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整节课就这样迷迷糊糊地上完了。小王很困惑,她该怎么办?

分析点评

首先,汉语教师志愿者小王刚到尼日利亚一个月,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还不够了解。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造就了非洲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这一点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尼日利亚人在问好或打招呼时常常会用“我爱你”,以示对对方的喜爱。小王老师刚到尼日利亚,又是个女老师,所以会有学生对她说“我爱你”。 其次,尼日利亚人对“我爱你”的使用对象不同于中国人。对中国人来说,“我爱你”这个词一般只有情侣、夫妻之间才会使用,甚至有的夫妻之间都不说“我爱你”。但是,尼日利亚人却不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用“我爱你”,甚至陌生人之间到招呼也可以说。小王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会觉得的尴尬、困惑,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处理建议: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了解并尊重赴任国的风土人情、宗教禁忌。尽管非洲很多国家人民的举动在中国人看来都有些奇怪甚至不可思议,但我们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对别人的做法予以理解。小王老师知道当地人用“我爱你”来表示对人的喜爱和尊重,并没有其他意思,就不会有困惑了。 另一方面,小王老师要多和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多了解自己学生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差异点
尼日利亚中国
“我爱你”的使用范围更广、使用频率更高,甚至陌生人打招呼都会用到“我爱你”一般只用于情侣、夫妻或者父母至亲之间,使用频率较低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我爱你”,但别多想
案例编号:4815
洲:非洲 国家:尼日利亚
分类:风俗
上传时间:2015-11-01 21:17:19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