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受邀去法国朋友家里做客。快吃饭时,主人手里拿着酒,问他:“Voulez-vousduvin?(您要不要喝酒?)”中国人其实很想试试葡萄酒,但是出于礼貌,他回答说:“Non,merci!(不,谢谢!)”他想等主人再次邀请以后再接受。但是,法国人并没有再次邀请,只是给他倒了矿泉水。中国人虽然很想喝酒,但是碍于法国人一直用矿泉水给他续杯,也并不再问他是否要喝酒,于是只能喝了一晚上的矿泉水。
在中国的宴请场合,主人的盛情邀请,客人一般会推辞一番。然后,主人再热情邀请几次。案例中的情况,中国的主人一般会说:“这酒不错,还是来一点儿吧。”“你一定要喝,我知道你能喝酒。”或者“难得相聚,不喝怎么行!”这时候客人一般会在主人的盛情下开始喝酒。
在中国,不加推辞就接受别人给予的食物是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常常用推辞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客气和谦卑。在欧美,人们绝对不会多次邀请同一个人喝酒,也绝对不会劝酒的。因为拒绝喝酒的人有可能信仰伊斯兰教或者摩门教,有可能对酒精过敏,有可能曾经是酗酒者,经过康复治疗不能再喝酒了。
信息来源
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