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声,应声开门,邻居家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前。她的妈妈也跟在后面。聊起来才知道,妈妈是陪着女儿来推销饼干的。她家很有钱,为什么还让孩子上门搞推销?她不是替自家卖东西的,她是学校女童军搞“创收”活动。学校为了筹集学生旅游、演出等活动经费,经常要组织男女童军搞“创收”活动。男孩子们有力气,让他们加工烤制一些食物出去卖,女孩善于交往,由学校或家长会同厂商联系一些饼干点心等让她们向邻居们推销。这推销也不是现货交易,而是签订购买合同,到时候有人把东西送过来。有些学生家长也会拿着这些订单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帮助女儿推销,虽然没有什么奖励,但都认为卖得越多,说明自己的能耐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也越光彩。面对满腔热情为公益事业操劳的小女孩们,大多数人都会被感动。
据教育专家称,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此类公益活动,不仅仅为了“创收”,更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让孩子早早地接触社会,提高社交活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美国 | 中国 |
美国孩子从小参与公益活动 | 中国孩子一般不会这么早接触社会 |
信息来源
《“零距离”看美国》 王开成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