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是一名在智利工作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师,她发现智利中小学的很多活动中都可以看见家长的身影。除了观看文艺表演、运动会、毕业典礼之外,还有不少别出心载的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和了解孩子。小婷老师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在当地一所私立学校上学。这所学校有一个基金会,用于帮助经济出现困难的学生或是一些活动费用的减免。基金会的资金由学费中抽出一定比率的金额、家长赞助等,还有就是家长“勤工俭学”赚来的。家长的“勤工俭学”主要是义卖。每个学期各年级的家长会轮流搞一次午餐义卖,就是做一些三明治、热狗什么的,在校园里现做现卖。学校提供场地,食材和餐具等由父母自行准备购买,除去成本,所得收入交给基金会。另外,学校小卖铺还长期提供工作职位给家长,家长可以不定期、不限次数地在那里“勤工俭学”。父母虽然是义务劳动,但是父母的劳动成果可以积分。比如,学校高二时有一个为期三周的欧洲游学项目,费用自理。这个项目就可以使用父母的积分抵扣费用。父母劳动结束之后可以去孩子的班上看看学习情况,或是找任课老师聊聊。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为家长了解孩子、了解老师和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家长与校方的沟通互动,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智利 | 中国 |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多。 | 家长对学校活动参与少。 |
家长也有“家庭作业”。这里的父母也像中国父母一样被要求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不同于中国父母被要求检查作业、辅导作业、帮助搜集资料等“为难”父母的任务。这里的父母是单纯地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比如,老师会要求孩子回家讲故事给父母听;在家人面前做一次演讲,父母帮助录下来;根据手工课上所学给父母做一件小礼物,等等。这种分享式的参与活动,不仅让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