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中日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观对比

中日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观对比

案例正文

在中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考试的过级率是衡量一所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这一考试政策导向下,中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过于强调语法知识考核的方式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其真正的轨道——实用性。从初一(现在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大多开设到大二),持续至少八年的英语学习,但是能够开口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流的人却少之又少。作为语言学习,不会交流,只能进行简单阅读翻译,这不能不算是语言教学的一抹败笔。在教学设备远远领先于中国的日本,其英语教学成效却未能与先进的教学设施成正比。若在大街上用英语向日本人问路,绝大多数日本人会如坠云雾里不知所云,这就是日本的英语水平现状。日本的高校英语教学,目前仍以阅读翻译写作为主,就连中国教师常用的角色扮演、情况对话等教学方式,在日本的英语课堂都较难见到。就听说能力较之,中国学生还稍微强于日本学生,而在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日本学生又略胜一筹。但是,从整体来看,中日两国的高校英语教学都存在重语法阅读轻听说能力的问题,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我国,外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就是掌握好语音。无论是初高中还是大学,在语音纠音方面,教师都会下狠功夫帮助学生攻克难关。再加之汉语本身语音较全的优势,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普遍高于日本学生。在语音教学方面,中国教师比日本教师意识强烈,尤其是高校的外语技能提升教学,更是不能疏忽语音的重要性。很显然,在这一点上,日本高校教师的语音教学意识和自身语言素质还有待提高。当然,对中国教师来讲,克服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面影响,提高专业能力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分析点评

中日两国英语教育相较而言,在硬件设施方面,已是发达国家之列的日本要远远先进于中国,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利用及升级等环节上,中国还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在软件方面,中国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基础素质稍占优势,但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方面,日本又领先跨出了一步。中日两国将英语教育具体落实到教学上,要真正实现从语法翻译教学到交际语言教学的转变,不仅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外在配合,更需要教师思想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内在转变,以及师生之间固有传统行为习惯的改变。

案例来源:梁丽莉,王扬.中日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观对比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2:23-24+39.

差异点
日本中国
硬件较好软件较好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日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观对比
案例编号:2505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09-26 19:04:35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