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欧洲住宅再生的趋势比较相似,在二次大战后经历了战火,日本国内的住宅建设活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新建。但进入本世纪数据显示:经济泡沫时期到1997年约建有140-170万套住宅,1998年后,只有120万套新建住宅,新建住宅数量明显下降。过去的年,从鸠山内阁提出的一户一房政策到今天,住宅数量超越户数一半以上,建筑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住宅再生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一直处于住宅数量紧缺状态,建国后到现在,住房体制由公有制住房转变为市场经济形式下的住宅,住宅商品化,住宅再生的模式主要以大规模重建为主,合理有计划的再生活动很少。我国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以及建筑本身结构特点在再生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再生种类单一,技术不是很先进,多数再生的内容为小规模的维护与更换,而日本相比较则更为灵活多样,无论使用功能需求、造型的处理手段还是人性化的细部设计都对我国再生事业起到借鉴的作用。
住宅(住区)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空间,可谓每户的状况都大不相同,对于需求自然千差万别,这样在再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自然多种多样,因而在再生设计中就有多样化的需求。正如我们看到的日本再生实例,这是这些多样化的设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也是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的尊重。在我国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经济收入、文化以及价值取向等等差异越来越明显,呈现多样化趋势。所以,在既有住宅的再生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需求,应该有不同的标注、内容、措施以及实施办法,比如有的再生把重点放到无障碍设施的补充,有的完善内部使用空间,有的着重于组织管理体制等等。这就要求操纵人员对要进行再生的既有住宅的现状、存在问题、居民经济情况和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査问卷,以次为再生设计依据,使再生设计的多样化成为可能。
案例来源:郝龙英.既有住宅再生设计中日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日本 | 中国 |
灵活多样 | 种类单一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