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面谱是指在川剧表演中演员面部化的一种谱式,不同的人物个体有不同的谱式。在以不同色彩为基调的基础上,设计勾画具有一定规范的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地位、性格等的造型艺术。在设色寓意中就往往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批判鞭打,或贬或褒,都要从脸谱中反映出来。与川剧的人物个性化脸谱相比,能乐的能面就感觉要相对固定和程式化许多,它基本上按照各种身份来刻画。能乐的题材十分广泛,故而能面的种类也非常多,现今保存下来的有200多种。按种类划分,主要有神面、鬼面、兽面、女面、男面、老人面等,同时还有区别善恶的正、反面人物之分。几乎所有能面都看似呆板而毫无表情,但实际上正是在此之下蕴含了无限的内心活动和人物性格变化。能面中也有一些表情夸张、突兀的面具,但在整台的演出里保持一种突兀的表情反倒是不被认可的。因此一张内敛的、而中性表情的能面反倒更能适应各种情绪表现和人物性格刻画。而至于如何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刻画出各种引人入胜的美感,便全凭能面师的高超技艺了。中国道教在不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寄托人们理想或摆脱人生苦难的宗教伦理观念,随着历史发展衍变,道教观念渗入众多的传统中国戏曲作品。作为巴蜀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本土宗教的道教理所当然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并成为四川川剧的重要精神支撑。道教的基本观点是“内修外炼,得道成仙”,从川剧剧目里不难发现,道家的修炼成仙思想在川剧中运用很多,例如演绎八仙修仙学道的过程和劝善度脱的故事。能乐和佛教的密切关系早己为人熟知,能乐作品之中不仅有着浓厚的禅宗思想,在能乐产生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始终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乐的演出地点主要在神社寺庙,并作为宗教仪式的活动举行,但后来不断吸收各种艺术因素,走向了独立艺术形式的道路。
日本能乐能面中相对单一的造型以及较为内敛的表现手法与四川川剧脸谱灵活多变的造型以及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是完全与各自宗教所遵从的文化思想相契合的。虽然二者都体现了东方戏剧文化的相似之处,但由于生长土壤的不同,二者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是戏剧本身的,也是文化、宗教、及其国民性格的体现。也正因为这种区别,才使得二者拥有了不同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生命力。
案例来源:姚敏.四川川剧脸谱与日本能乐能面之比较初探[J].大众文艺,2014,20:171-172.
日本 | 中国 |
单一 内敛 | 灵活多变 夸张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