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时期,孩子主要生活在家庭、学校和同伴这三个群体中,踏进学校的孩子,必须在这个比家庭更为广阔的新世界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Asher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以上不被同伴接纳的孩子有较强的孤独感,使他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不满。在当今日本的学校里,因为受同伴欺负而逃学的现象日趋严重。而中国自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一对夫妇一般只拥有一个孩子,日本的人口出生率近年也急剧下降。据日本厚生省1985年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家庭占35.5%,两个孩子的家庭占48.8%。很多学者指出在独生子女身上存在任性、没有同情心、依赖性强、和别人不能友好相处等一些负面特征。以448名中国、日本小学4—6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Asher等人研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和日本田研式精神健康诊断调查表,考察了中国和日本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所存在的孤独感。结果表明:日本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孤独感均高于中国儿童。中日两国儿童在家庭里的孤独感都高于在学校不能融入群体时的孤独。中国和日本男生的孤独感均高于女生。中国的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慢慢减少,而日本的男生则相反。
近来,日本的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出现在学校中的欺负人、年级崩溃等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现象,而日本社会特有的父母和孩子淡薄的亲情关系,这些都对孩子的精神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这几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是造成日本儿童孤独感较强的主要原因。所以,该研究的结果是和现代日本社会父母与子女关系淡薄、孩子对上学有抵触情绪、在学校因受欺负而游离在学校外面的孩子日益增多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儿童,虽然逃学、受欺负的现象不太严重,但随着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因过保护、期待值过高、干涉过度等所引发的问题出现,中国儿童的孤独感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案例来源:
张勤.中日儿童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07-113.
日本 | 中国 |
孤独感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