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制度 > 为何他答非所问?

为何他答非所问?

案例正文

飞利浦照明公司的一位美国经理和一位颇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员工谈话,但这位中国员工总是答非所问,美国经理甚是疑惑……

飞利浦照明公司某区域人力资源经理(美国人)与一位被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员工交谈,想听听这位中国员工对自己今后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期望达到的位置。中国员工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开始谈论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的晋升体系,以及目前他本人在组织中的位置等等,谈了半天,也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人力资源经理大惑不解,没等他说完就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同样的事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了。“我不过是想知道这位员工对于自己未来五年发展的打算,想要在飞利浦做到什么样的职位罢了,可是为何就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呢?”谈话结束后,他忍不住向另外一位中国国籍的人力主管贾先生抱怨。

“这位老外怎么总是这样咄咄逼人呢?”谈话中受到压力的员工也开始向贾先生诉苦。作为人力资源主管,贾先生明白双方之间不同的沟通方式引起了隔阂,虽然他极力向双方解释,但是要完全消除误解却并不容易。

分析点评

该案例中的一方是美国人,而那位员工则是中国人。产生这样糟糕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在人际交流方式上,具体来说是在回答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而当事双方却并没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中国文化注重维护群体和谐的人际交流环境,而美国文化则注重创造一个强调坚持个性的人际交流环境。

如果这位中国员工从正面直接回答了人力资源经理的问题。比如,中国员工回答:“想在五年之内做到营销部经理的职位。”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理,这样的回答违反了中国人一向谦虚、委婉的心理习惯,太直接反而暴露出自己很有野心并高傲自大的缺陷,而谦虚可以给自己留有后路,万一做不到那个理想的位子,也不至于丢面子,被人笑话。尽管这位中国员工可能心里对未来有着宏伟的蓝图,但是他所处的文化背景主张克制情绪和情感。因此他在回答美国上司的问题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谈了很多与公司未来发展有关的事,在他看来自己的做法是完全符合社会规范的,是谦虚的表现,并且认为将自己的未来与公司的未来紧密相连有利于保持组织的和谐。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薪水目标或是职位目标反而会被认为是具有野心的表现。此外,中国人评价一个人,往往是看他究竟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说了什么。不论他把自己的理想、抱负描绘得何等宏伟;也不论他把自己的能力,素质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如果最后他做不到,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柄。

美国人一向很直接明了,这也是他们一贯的思维方式。从美籍经理询问这位员工对于自己未来五年发展的打算,即想要在飞利浦做到什么样的职位可以看出,美国人注重个人在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个人才华的施展和努力来取得企业的辉煌业绩和达到理想目标。这也许与美国一贯提倡的个人主义有着莫大关系。他们重独立、多坦率,等级和身份观念较淡薄,认为追求个人的利益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他们对中国式的重礼仪、身份和多委婉,却视为假装和缺乏真诚。美国文化提倡大胆直接表露自己想法。在该案例中,美国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并无不妥,反而是真诚和自信的表现,有利于中国员工实现人生的成功。相反,中国人习惯委婉的表达方式,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会显得不礼貌和唐突,他对于美国人的直白也很是不满。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谦虚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为何他答非所问?
案例编号:1957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制度
上传时间:2015-09-21 14:24:22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