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罗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2000年正式投入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崭新的美国总部和卡姆登的工厂显示了海尔美国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对美国消费者需求的高度关注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使得海尔美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海尔高度本土化它的产品。在海外海尔拥有许多信息中心和设计部门。这些中心和部门致力于设计满足当地要求的产品。这么做大大加强了产品的竞争力。甚至海尔的广告也被本土化了。海尔在美国的广告“What the world comes home to”,在欧洲的广告是“Haier and higher”。
除此之外,海尔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引领消费潮流。仅仅高质量还不够,海尔做的比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多。比如,海尔开发了一款冰箱,能够节电50%,并且非常环保。在德国,政府甚至给购买这种冰消的消费者提供补助金以鼓励人们购买这种绿色家电。
海尔在美国的成功与海尔在美国积极采取本土化战略是分不开的。与大多数企业不同,海尔不是简单的把国内生产的过剩产品运到美国去出售,而是针对美国市场的需要进行设计和生产。海尔美国首先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本地化。
海尔在美国始终坚持品牌战略。海尔进军美国的重要目标是开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品牌的提升对海尔在美国的长期发展乃至整个的国际化战略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海尔是采取“先难后易”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先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上站住脚,再进军发展中国家。为了打响品牌,海尔首先仔细研究了美国市场与竞争对手,先从小型冰箱入手,打开知名度。在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后,海尔逐步拓展产品类别:大容量冰箱、洗衣机、冷柜等其他产品相继投放美国市场。海尔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极大的提高了海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海尔在其他国家开拓市场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海尔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同度。
信息来源
标签: 本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