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是一名孔院汉语老师。在尼日利亚上汉语课时,有一篇课文叫《你家有几口人?》,在用“你家有几口人?”造句时,学生的回答不尽一致,最少的说“五口”,最多的说“十五口”,其中说的最多的是“我有六个兄弟姐妹”,这令吴老师惊讶。后来吴老师发现尼日利亚人大都愿意多生几个孩子,难怪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
吴老师被学生问过很多次:“吴老师,我听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是不是只能生一个孩子?”,甚至会问“如果生了双胞胎,要怎么办?是不是要杀掉一个?”这样匪夷所思的问题。很多尼日利亚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十分不解,甚至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不过经过耐心解释,许多学生都能理解中国为什么实行这项国策。
在生育观念上,尼日利亚人一般认为多子多福,观念类似于以前中国的“人多力量大”,而中国从1978年后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统计,2014年尼日利亚的“总和生育率”[1](TFR,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为5.25,排名世界第13位,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55,排名世界第185位。[2]
首先,中国和尼日利亚总和生育率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从1978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3],总和生育率此后急剧下降,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总人口的规模少增加2亿多或3亿左右”[4],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
其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一般来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越高。从201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数据中看出,在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都比较高、位于世界前50名;而在世界最发达地区欧美,绝大多数国家总和生育率都比较低、位于100名以后。[5]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观念,尼日利亚处于工业刚刚起步阶段(依然是农业社会),尼日利亚人的生育观念还较传统(农业社会“多子多福”观念),而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人倾向于少生优生。
另外,“一个国家的女性地位越高,这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越低。最不发达地区女性的低教育水平和妇幼医疗保障的滞后是这些地区高生育的重要原因,是造成女性为生育而牺牲经济利益表象的主要原因。”[6]尼日利亚女性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角色上主要是承担生育、家务,而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经济更加独立,倾向于少生育孩子。
[1]“总和生育率(TFR)是一个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其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将某年某地的育龄妇女各年龄别(通常为15~49岁)生育率相加而得的合计值。” 引自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
[2]世界各国或地区总和生育率.中央情报局网站.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27rank.html
[3]于学军.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的回顾与评论[J] 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第5期
[4]王金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5]世界各国或地区总和生育率. 中央情报局网站.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27rank.html
[6]刘琳.女性社会地位与总和生育率[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尼日利亚 | 中国 |
多子多福 | 少生优生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