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潘大卫在北京生活多年。羊年新年第一天,一条社会新闻让他十分震惊:一名男子为了抢得雍和宫的头香特意从湖北骑了三天三夜的摩托车到达北京,在排队75小时后,他抢到了头香。这位湖北男子抢头香敬香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求佛祖保佑正在北京住院的女友奶奶平安健康。在北京的生活里,潘大卫接触了不少中国人,在他的印象中,中国人似乎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大多数人都是无神论者。但春节前后寺院、庙宇却总是爆满,这一点让他有些无法理解。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寺院烧香拜佛的人总是会向神灵、佛祖祈求财富或健康或姻缘或人丁。
宗教从本质上来说都源于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对现世生存状态的超脱,但中英宗教文化却存在巨大差异。
英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是一神论的宗教,它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是绝对的、唯一的和至上的上帝。中国宗教辗转于各种宗教信仰体系之中的多元化宗教分为特征则极为突出,中国人大多信仰儒家、道教以及本土化了的佛教禅教,儒、道、释三教合流,使民间信仰习俗中三者的界限日益模糊,表现出一种多元化、泛神化的特征。西方宗教却是一元的、上帝至上和强调来世永恒的, 而中国的宗教具有多元性、以人为本和重视现世生活的特点(吴桂金,2010)。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往往是功利主义的。人们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非神本身的性质。中国人烧香拜佛、祭祀祈祷,多不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而是出于祈福求财功利的目的。英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祷告、忏悔等宗教活动,往往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求来世的拯救,而非出于功利的目的。
英国 | 中国 |
自我救赎 | 功利主义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