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确定还是模糊

确定还是模糊

案例正文

Shelly是名在美国大学交流学习的中国大学生,她英语非常好,专业课成绩也很优秀,但在美国课堂她还是觉得有些无法适从。

在中国,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喜欢有条例的教学。老师们准备好精细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以及详细的课程安排,力图避免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学生们也十分注重知识的准确性。而在美国,seminar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们和老师平等互动,自由自在的学习。美国学生更喜欢各抒己见,在探索中寻找答案。

Shelly经过一学期的适应和调整,终于慢慢融入了课程讨论,她觉得这种学习模式也不错。

分析点评

Hofstede确立的民族文化价值维度之一为不确定性规避,既不同社会对于不确定性因素及含糊概念的容忍程度。中国有这高不确性规避文化,人们对于不确定性、模糊因素就感到焦虑不安,往往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增加事物发展的可预见性。而在美国这种低不确定性规避社会,人们能够欣然接受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模糊概念和极端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容忍程度。

差异点
美国中国
美国不怕探索摸索中国有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

信息来源

标签: 不确定性规避

浏览: 评论: 收藏:0
确定还是模糊
案例编号:1276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19 20:41:40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