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乌克兰人,在加州就读本科的时候,住的是“筒子楼”(一种最为简朴的学生宿舍,六间宿舍共有一个洗手间,一层楼共用一个厨房)。这里比有独立单间的学生公寓要便宜很多。“筒子楼”里的洗手间有两个淋浴喷头,一天,我在里面洗澡,我的一个中国舍友推门进来,直接走到另一个淋浴喷头下开始脱衣服。我记得当时很吃惊,还问他:“Are you going to take shower here, with me?”他理所当然的回答:“yes!”让我感到异常恐惧,赶紧裹着浴巾跑出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共用洗澡间在中国是很普遍的。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校园宿舍里同性共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当然中国人之所以能对此习以为常,也跟相对现实生活条件限制有关。许多普通的家庭住房当时并不具备在家中沐浴的条件,因此只能众人共用公共浴室,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传统习惯。而在西方国家,洗澡是一件绝对私密的事情。这是西方人对个人隐私的态度及个人空间距离的情感需求与中国人的差异。很多中国人认为无所谓的话题,西方人都认为属于他们的个人隐私。美国是个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人的观点和个人隐私权,倾向于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是典型的以个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模式。而中国则倾向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看到每一个价值观维度都立足于国家层面,而非个人层面。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