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任性的公交交通工具

任性的公交交通工具

案例正文

徐老师是一名到菲律宾工作的汉语教师,由于教学点比较分散,经常需要乘坐当地的交通工具往返学校和宿舍。但是菲律宾的交通工具情况却让徐老师很头疼。在菲律宾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吉普尼,也被称为菲律宾最有特色的交通文化标志之一。但是吉普尼在时间、价格、路线问题上的却存在特别大的随意性。首先,坐满才走。吉普尼车主为了保证每趟行程的经济收益,通常要等车坐满了人才开车。这样,出发时间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碰到某些时段,客人很少,有时乘客要在车里等上一两个小时,对出行带来很大的障碍;其实,价格变动。解决客人不满的另一种方法是临时性加价。乘客要因为车坐不满而承担临时性的额外支出。有时,吉普尼也被当作出租车使用,但是需要加付很贵的费用。此外,吉普尼的路线也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变动。徐老师在日常出行中还遭遇过几次全国性的吉普尼罢驶运动。

分析点评

菲律宾几乎没有国家体系的公共交通工具,吉普尼虽是公共交通工具,但实际上属于私人业主经营。虽然由国家统一了车费标准和相关路线,但运营中还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与中国比较健全、便捷的公交系统有明显差异。加上菲律宾人时间文化上的随意性,对吉普尼的规范性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菲律宾人对吉普尼的运载还是十分适应的,但是却给初到菲律宾的外国人,尤其是来工作的外国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差异点
菲律宾中国
菲律宾的公交交通工具-吉普尼可以随时变动出发时间、价格和路线,还经常性罢工。

信息来源

标签: 文化习惯

浏览: 评论: 收藏:0
任性的公交交通工具
案例编号:11288
洲:亚洲 国家:菲律宾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7-12-05 16:33:25
分享者:徐丽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