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是一个在日本读大学的中国学生。她对世界各地的宗教及宗教背后的文化很感兴趣,因此这学期他选了一节介绍宗教的选修课。小杨个性外向,热衷与他人打交道。第一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世界上有哪些宗教种类,以及它们的概况以及基本常识。上课时坐在小胡身边的是来自日本的工藤同学。小胡开始与他搭讪聊天,小胡问:“工藤同学,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这位日本的同学回答道:“我是无神论者。”小胡说:“嗯,我也是无神论者。”但是后来小胡发现,工藤同学身上佩戴着护身符,经常去道观参拜,更让小胡感到奇怪的是,工藤同学有时还会去参加一些佛教团体组织的活动。
中国特殊的发展历程,使得佛教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佛、道、儒不分家”的场面。毋宁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不如说中国人的信仰往往打上了来自其他宗教或信仰的烙印。而与之相比,日本的情况是,日本的宗教存在复合性,历史和性质都迥然不同的宗教团体在社会上并存。日本人普遍认为“你的宗教是什么”这样的发问包含着一种在宗教信仰上必须二选其一的强制性。在日本,来往于几个宗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可以叫做多元性和宽容性。在山折哲雄看来,日本人回答的无神论不同于西欧的无神论,是以在宗教信仰上二者必选其一的基督教思维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发现自己缺乏主体性和整个人格投入的精神风景后所描绘出的被动的无神论。所以工藤所说的无神论其实是难以取舍的缘故。(杨伟. 日本文化论. 重庆出版集团, 2008.)
日本 | 中国 |
倾向于复合性的宗教观 | 倾向于唯一性的宗教观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