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比利时交流时发现一个很讶异的现象——女性吸烟,无论时聚会、课间或是座谈,你都可以看到女性吸烟,有的时候聊着聊着天,对方突然说:“不好意思,我要先去抽根烟。”然后就到户外去抽烟了。有一次,一个比利时朋友递给我一支烟,我说我不会抽烟,对方感到很诧异,当即问我:“在中国是不是只有男性才能吸烟,女性吸烟会很奇怪?”我当时说“是有点奇怪。”她当时就用一种十分同情的眼神看着我,好像不抽烟就代表被压迫一样。
“烟文化”是以烟草为基础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构成的系统,它既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性,又离不开其他文化的相互渗透。在中国社会,从表面上看,抽烟是由于男女不同的社会需求决定的。抽烟是男性的象征和专利,可以显示男性的身份,而女性为了保持自身淑女风范对烟草敬而远之。但深层次上则体现了中国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分工,抽烟本无性别之分,但长期男权社会的文化积淀使得社会对男性吸烟是鼓励的,而对女性是不容忍的。而在西方,女权运动已经开展了五六十年,女性一直致力于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形式上要做旧时代男性做的事,包括吸烟;同时由于女权运动是西方一股十分重要的政治势力,没有政治家敢于忽略或反对,这也促使了西方女性吸烟成自然并认为吸烟是女权行为之一的风气。
案例来源:
economics.blog.163.com/blog/static/17321920120080573435176/
比利时 | 中国 |
女性抽烟是平常事 | 女性抽烟现象不普遍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