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眼睛里的秘密

濮若依  2016-06-29 16:30:50  个人收集
案例正文:

    小王在和日本人交谈的时候,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会极力避免与自己发生眼神接触。对此小王觉得很奇怪,总在想学生和同事们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延伸阅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与人交谈时自然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显得礼貌而坦诚,否则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当听话一方在交流过程中眼神乱飘,拒绝对视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质疑:“你为什么不敢看我的眼睛,是不是心里有鬼”、“你敢不敢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遍”。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既问心无愧,就不必“顾左右而言他”。眼神向下或者往旁边看,往往表现出的是心虚、愧疚、歉意、悔恨等负面情绪。用“青眼”看人,即正视对方,表达的是欣赏和喜爱,反之“白眼”则是表示不屑之情。除此之外,只有在表达对权威的绝对服从时才会避免眼神接触,比如如果古代人在面圣时抬头直视天子的脸,就是一种极度不敬的行为。

    另外,日本是一个爱鞠躬的民族,这也导致人们的眼神经常性不自觉地落在地上。特别是在和长者、前辈、上司等地位较高的人交谈时,眼光基本保持向下看,显现出谦逊礼让、谨小慎微的态度,而并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的这些负面含义。日本文化中体贴他人的一面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所以与日本人交际时,应尽量避免与对方目光直接接触。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日本的传统礼节则认为直视对方的眼睛是非常失礼和没有教养的。日本人和中国人同样认为眼睛是一个人内心想法的映射,但是日本却人觉得,如果你在交流中一直试图捕捉对方的眼神,就说明你想深入探寻他的内心世界。日本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强,这种赤裸地打探对方隐私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不安。因此,日本人在交谈过程中,目光一般习惯性地虚落在对方鼻子到颈部的位置。仔细观察日本人在日常交际中的情形后,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