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与人交谈时自然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显得礼貌而坦诚,否则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当听话一方在交流过程中眼神乱飘,拒绝对视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质疑:“你为什么不敢看我的眼睛,是不是心里有鬼”、“你敢不敢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遍”。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既问心无愧,就不必“顾左右而言他”。眼神向下或者往旁边看,往往表现出的是心虚、愧疚、歉意、悔恨等负面情绪。用“青眼”看人,即正视对方,表达的是欣赏和喜爱,反之“白眼”则是表示不屑之情。除此之外,只有在表达对权威的绝对服从时才会避免眼神接触,比如如果古代人在面圣时抬头直视天子的脸,就是一种极度不敬的行为。
另外,日本是一个爱鞠躬的民族,这也导致人们的眼神经常性不自觉地落在地上。特别是在和长者、前辈、上司等地位较高的人交谈时,眼光基本保持向下看,显现出谦逊礼让、谨小慎微的态度,而并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的这些负面含义。日本文化中体贴他人的一面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所以与日本人交际时,应尽量避免与对方目光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