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初学中文不要被字面意思迷惑

党瑞霞  2016-06-27 20:22:17  自编
案例正文:

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发生了一段非常差点引起文化冲突的片段,幸好电影中是以喜剧效果作结。电影中当美国人卫斯理听到林爷爷86岁的时候非常惊叹,就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卫斯理:真棒!我爷爷六十岁就死了!不过你,老不死!

林爷爷:有这么说话的吗你!

大牛:卫斯理,不要再说中文了!

林爷爷:什么人这是?什么老不死的!什么意思啊,什么老不死的?什么人啊,真是奇怪的,真是

大牛:爷爷,您别生气,他啊,是我们公司的同事,他在学中文,学得有点乱。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老不死”不是字面意思的年纪很大了还很健康地活着,而是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有两个含义:一是一句詈词,意思是年老该死;二是对老年人的贬称,指老年人老而无用。很显然,卫斯理因为学习中文的时间还不长,仅仅从字面意思拼凑了意思,以为是一句夸奖人长寿的话,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语言的言外之意和依据文化背景形成约定俗成含义的现象,在汉语和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中都存在,只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用语的妙处和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