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美国人的“实用”主义

姜兆丰  2016-06-24 08:30:49  自编
案例正文:

黄鑫是一名交流到美国某大学的本科交换生,到了美国之后他惊奇地发现不管是美国老师还是美国学生使用iPhone的并不是很多,更多人使用的都是一些相对便宜的智能手机,甚至一些资深的教授用的还是很老旧的功能机。而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则基本上是人手一个iPhone。同时他还发现学校里的很多教授开的车大部分都不是很高档,甚至有一些还很破旧,要知道美国的很多教授薪水都很高,其中不乏年薪百万美金的大科学家,而他们却只开一两万美金的车,甚至不如一些中国留学生,这让黄鑫很困惑。




延伸阅读:

美国人虽然对于生活用品要求实用就好,不会投入太多钱,但在学习、旅游、看体育比赛、欣赏艺术表演等方面的是很舍得投入的,这也反映了经济发展到一定层面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我国古人所讲“衣食足而知礼仪”也是这个道理”。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国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当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人们会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与享受,物质层面的追求相比而言会有所降低,同时也受美国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影响,更加注重实用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有待提高,但已经比从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已经能买得起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甚至奢侈品,相比较精神层面的享受与消费,中国人更愿意在物质消费方面多投入,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中国人传统思想中也有一些讲究体面甚至追求奢侈、炫耀攀比的糟粕思想,正如项羽所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