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礼尚往来

陈文倩  2015-09-18 14:54:12  社会新闻
案例正文:

2015年1月26日,英国交通部长克雷默拜会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意在推销英国解决交通问题、都市更新的“智能型运输管理”方案。互赠纪念品环节,柯文哲致赠一套茶具,克雷默回赠了一枚怀表。由于送钟表谐音“送终”,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柯文哲回应礼物为“破铜烂铁”,引发了不小争议。

而后克雷默发表声明,进行道歉。“我很抱歉,我们每天都学到新的知识。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这样一个礼物会有其它非正面的看法。在英国,一个怀表礼物是珍贵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克雷默最后强调送出的怀表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代表英国国会。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英两国在送礼禁忌上亦有不同。中国人送礼物忌讳送“手表”、“钟”、“伞”“梨”“鞋”,这些事物的谐音往往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此外,中国人送礼时忌讳送给男性绿色的帽子,给健康的人送药,送黑白色的东西。

英国人向他人赠送礼品时注重“礼轻”,因为花费过多会使人觉得有“贿赂之嫌”。英国人认为私人关系和业务关系要经纬分明,如果业务上有联系,送礼不宜过重,更不要送带有本公司标记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