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
|
邢燕霞 2016-02-21 16:52:35 当地志愿者口述 |
|
案例正文:
小A是赴厄瓜多尔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除了平时的课程之外,小A还要上一个周末班的课程。班里的学生都是一个社区的,而且年龄层偏大一些,多为家庭主妇。一次汉字课堂上,小A在跟学生讲解汉字“好”的写法,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小A说:“好字的左边是一个女孩儿,右边是一个男孩,如果一个人的家里有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就非常好。”这时一名学生就问小A:“一个家庭里必须有男孩和女孩才好吗?全部是儿子就不好吗?”(原话为西语)小A连忙解释,告诉学生这只是中国人很早以前的观念,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学生都十分诧异,因为他们家里至少也有两个孩子。小A又解释中国的国情和政策……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小A十分沮丧。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小A在教学的时候没有事先了解班级学生的背景,所以在教学中和学生观念或认知冲突,而且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处理冲突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儿子比女儿好”。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的延续性,家庭伦理观念较重,认为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些观念在厄瓜多尔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举例时应该注意学生的背景,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提前了解,并在备课时有意识的避开他们的宗教禁忌或者一些敏感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