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石狮子的意涵

徐丽丽  2016-02-14 19:43:02  知网期刊
案例正文:

中国和柬埔寨的民间雕塑艺术品中常出现石狮子的形象,但在两国中出现的地方和意涵却不尽相同。中国的石狮子常出现于陵墓,特别是皇陵。而在柬埔寨中,它常出现于庙宇。在中国它代表着镇邪驱魔的作用,其造型体现“雄大的气势”,表现人性的威严,而在柬埔寨文化中它则是颂扬神性的“骄傲”,是护法之物。




延伸阅读:

中国的石狮雕刻其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在清代所留下来的众多狮子雕刻中,可以发现许多狮子并无凶相,有的面露笑容,甚至还带一点顽皮。此外,中国的石狮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民间,石狮更是被赋予吉祥的寓意,有着更多的表现方式。相对而言,柬埔寨的石狮程式化的因素更多。出现在庙宇周围的石狮都有着相近的模式——一律蹲踞的姿态;高挺的胸脯;夸张而俏皮的屁股,尾部高高翘起,贴着脊椎与头顶齐高;环绕头部及前胸的鬃毛由一个个菱形或心形组成,像是平面构成里的重复和渐变,带着强烈的装饰味儿;整个背面很像埃及法老的头饰。不仅在庙宇四周,现代城市中的狮子造型亦采用此程式。如今,金色的狮子仍雄踞于洞里萨河边,诉说着旧时的辉煌。笔者难以忘记的是吴哥窟外一组石狮的侧影——高耸着胸脯,斗志昂扬,比任何一个坚定的锡兵更自信。




思考题:


分析点评:

狮子并非我国出产的动物,是东汉时西域进贡来的动物,其石狮子的形象则最早源于印度。由于狮子的威武外形,在刚进入我国时,就被作为皇家卫士的形象,代表了皇家的威严和高贵。但在印度和柬埔寨,这些国家的传统中,更多受到佛教的影响,狮子成为了神的护卫和代表。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赋予了石狮子不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