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美丽的农舍(图文)

张蝶  2015-11-24 13:44:53  网络
案例正文:

王晓阳在斯诺文尼亚的山区里旅游时,发现当地的民居从外观上看都十分整洁得体,他心想这些房子一定住的是富贵人家,只是在这些地方居住,上班未免也太麻烦了,当他把这些想法告诉地陪导游时,导游却笑了:“这些房子都是农舍!”晓阳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在他看来,这些房子如果说是度假屋那还说得过去,可是作为农舍却一点儿也不邋遢,还是让他啧啧称奇。

30.jpg

31.jpg

斯诺文尼亚的农舍

32.jpg

中国老式农舍

33.jpg

中国新式农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斯洛文尼亚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土一半以上面积,因此也有不少人喜欢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这里的人过着简单原始的生活,自给自足,什么都自己动手,家里有块田种点菜,也会自己动手做面包,虽然也有网络和电视,家里水电都齐全,也有学校,但人们鲜少去市里。在山区,有些房子很老,几代人住在一起,一层住一代,一些农舍独立的农舍旁甚至看不到邻居。过去山区里的人们日子比较艰苦,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斯诺文尼亚的农舍只是一般欧洲农舍的传统建筑,当然为了吸引游客,主人也会把房子收拾得更加干净整齐。 在中国,农舍的概念总是和贫困挂钩。这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经济发达地区谋求生活,使得农村的发展日渐式微,所以一提起农舍,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农村里的老房子。随着政府对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的加大,新时代的农村也有了新的面貌,农民盖起了新房子,然而中国新型农村的房子并不像斯诺文尼亚的农舍一样有一种较为统一的建筑风格。而在一些地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农村老式建筑也被保留下来作为经典,农舍也演变成供自家使用和出租给游客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