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涂鸦(图文) |
|
张蝶 2015-11-24 13:19:37 网络 |
|
案例正文:
赵洁是一名资深的对外汉语教师,有着在海外的各大学校教学的丰富经验。今年夏天,赵洁受卢布尔雅那大学的邀请到斯洛文尼亚出席汉学夏令营活动。在出发前,赵洁就已经在网上看过不少网友的攻略介绍,对这个东欧国家满是憧憬。在她的想象中,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安静祥和,笃信上帝,有着各式宗教建筑的可爱的地方。到达首都之后,赵洁却发现,在火车站的厕所,存衣柜,以及各种大街小巷的建筑上都有许多涂鸦,赵洁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在这么整洁的地方,会有乱七八糟的涂鸦呢?“ 


斯洛文尼亚街头涂鸦 
北京人大涂鸦墙 
广州太古仓涂鸦墙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斯洛文尼亚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国度,在这里,过去各个世纪的建筑绘画等,除了经历地震与战争被破坏的,大部分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也给新时代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生存环境。涂鸦作为一种”嘻哈“的街头艺术,在欧美国家已经风靡了许多年,从最初的反战与黑人及青年学生讽刺政治涂鸦开始,经过许多年的演变,已然成了一种新的审美内容。斯洛文尼亚大街小巷的涂鸦是青少年表达自我的一种体现,当然城堡和教堂这样的古建筑上,就不允许涂鸦了。而在中国,公共场合的乱涂乱画与随意粘贴是明令禁止的,这当中就涉及一个公共空间的概念。涂鸦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是呈现”聚居“形式的,比如划定一个区域作为涂鸦的范围,或者商业性或公益性地邀请艺术家进行涂鸦创造,而这样的地方也往往成为旅游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