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
|
李林平 2015-11-19 19:46:56 网络 |
|
案例正文:
一次,某单位领导宴请德国客人,该领导爱好喝酒,对待德国客人也非常热情,频频敬酒,实惠的德国人三杯五杯下肚,已经坐不起来。该领导以为德国人谦虚,还不停地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他觉得,自己把收藏多年的好酒拿来德国人分享,德国人一定要喝完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热情。结果最后德国人醉得不省人事。事后,他非常恼怒,认为领导是在戏弄他,而并非觉得该领导“客气”,生意也自然没有做成,这就是两国文化差异所致。
|
延伸阅读:
顾史佳《浅谈经贸领域中的中德文化差异》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歌德说,谁显得客套,谁就不诚实。然而中国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就相当的客气。他们认为菜肴要丰富,酒水品种应齐全,要确保客人“吃好喝好”。而且,中国的酒桌文化历史悠久,当代劝酒文化是传统社会酒文化的变体,是强制性的政治行为内化到普通大众心中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或曰一种政治。劝酒本身是一种礼仪,但是在历史中,不乏礼仪变质成为与利益相关工具,敬酒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喝了不知道回敬也是不懂人情世故。崇尚简单的德国人面对热情的中国人和不在自己文化范畴内的酒桌文化,有时显得不知所措。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德国人有时显得“不客气”。面对自己喜爱的食物,他们会直接要求:“能再给我来一份吗?”、“再给我来一杯,好吗?”而在中国,即便客人没有吃饱,也会表示已经吃饱而无须添菜。中国人赴宴到德国人家中,饥肠辘辘回家的大有人在,他们就是太过于“客气”而委屈了自己的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