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多找钱了吗?

郭芳  2015-11-18 19:55:27  知网期刊
案例正文:

ZH到巴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给家人写封信报个平安。到邮局一问,寄一封平信到中国要3.5法郎,于是就掏出10法郎递给邮局的工作小姐。只见小姐撕下价值3.5法郎的邮票,又摸出一些零蹦儿,一边冲着我念念有词:3.5法郎,6.5法郎,正好10法郎。谢谢!”买一张3.5法郎的邮票,交给邮局10法郎,应找给我6.5法郎,怎么又还给我10法郎呢?数数手里的零钱,不多个少,正好6.5法郎。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法国人找钱的方式与中国人不一样,不是用减法而是用加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书店买一本标价150法郎的书,付给售货员一张200法郎的票了。按法国人的习惯,售货员这时先会把书递给你,说:“150法郎”。这表示书的价钱;然后找给你50法郎,说:“200法郎”,这表示50法郎与书的价值相加,等于200法郎。200法郎现金换回200法郎等价实物外加零钱,童叟无欺,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