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无人赴约”

郭芳  2015-11-18 19:23:11  知网期刊
案例正文:

小芬来自中国厦门,目前她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读硕士。人生地不熟,加上小芬的性格原本就有些内向,她来到魁北克已经2个多月了,但是还没有交到什么朋友。

有一次她的同班同学Jan邀请她去参加一个聚会,而小芬是这个聚会中唯一一个被邀请的国际学生。在这个聚会上,她遇到的人都对她的文化背景非常感兴趣,问了她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些人对她说,希望她哪天能顺便去他们家去玩一下,也说希望以后在学校里面一起吃饭。她听后很高兴,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学生宿舍的地址告诉了很多人。她觉得自己终于能在加拿大交到朋友了。

几个星期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个人打电话。小芬从开始满怀期待,到最后非常失望。她觉得有点儿受伤,为什么加拿大人这么虚伪,在聚会上显得那么热情,之后却再无下文。Jan安慰小芬,那天见到小芬的朋友们都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她。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小芬和在聚会上见到加拿大人的误解来源于:小芬将加拿大人说要再次聚会,再见面的邀请当成一个真正的邀请,但其实这种邀请并不是建立友谊的标致。对于小芬而言,加拿大人说“come by”、“drop by”是一个口头的邀请,是一种非正式的约定,但实际上却没有成行,这让小芬非常难过。实际上,在加拿大的文化中,一个真正的邀请会伴随着清晰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的说明,如果没有这些明确的信息,这种邀请仅仅是一种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