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你们为什么要笑?

李林平  2015-11-18 19:00:14  真实事件记录
案例正文:

小T在中国工作,他发现自己经常被中国人的“笑”搞得稀里糊涂。每次开会时,当发言的人插入笑话时中国人会笑,当发言人讲错话时中国人也会笑,甚至在发言人讲到严肃的地方时,大家也会突然笑起来。在爱沙尼亚,除了发言人作出故意惹人发笑的动作或者话语,大家是不会集体发出笑声的。小T觉得这样是对发言人的不尊重,他也不明白中国人到底为什么要笑?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国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国家,人们在为人处世时会有“从众心理”,人数多的一方往往比人数少的一方更有气势。在会议过程中,发言人属于少数人的一方而听众属于多数人的一方,明显多数人的一方会有更强的压迫感。当发言人犯了一些错误时,作为多数人的听众就会因为集体的优势对发言人的行为发出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笑声。这是由“人多势众”的心理造成的一种常见现象。因为集体主义的心理作祟,许多人为了融入大多数人的集体而进行无意识的追随或模仿,导致在看到别人笑时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笑。有时这种行为确实会显得很不礼貌。爱沙尼亚的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文化,人们会根据自己个人的判断发出言语和行为。他们也更加尊重其他的“个体”。一般当别人犯错时,他们不会选择发出笑声,而是出于尊重,接着认真聆听。 有时出于集体主义的心理,我们会潜意识将个人与集体对立起来。所以在一些会议的场合,应该分清时宜再笑,尊重少数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