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国人的面子

李林平  2014-12-02 22:16:33  访谈
案例正文:

我是一名在中国留过学的匈牙利人。以前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我上过一些中国文化的课,老师就告诉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面子。当然欧洲(匈牙利)人也讲究面子,但我在中国经历过一些莫名其妙的面子。比如我问路的时候,问一个年龄跟我差不多的人,他看样子挺文明或者挺有学问的,但虽然武汉博物馆应该在附近,他还是不知道。做为当地人他不好意思说不知道博物馆在哪里,还是跟我们说一个方向。我们走了20多分钟以后觉得不可能还没到,再问了一个人。结果方向完全是相反的。谁理解?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西方国家的面子强调的是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个人的需求、生活方式、隐私等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例如西方人就餐时,主人通常只说,“Help yourself!”他们注重的是尊重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利——吃或不吃,多吃或少吃。他们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也就是说西方人倾向于满足交际对方的消极面子。西方文化里的正面面子和我们的脸或面子有相似之处,因为两种文化中都不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赞美。但是西方的负面面子和中国文化里的脸或面子却有些不同。再比如餐桌上的劝餐行为,若西方人在就餐时不停地说“Eat more!”。并给对方夹菜,肯定被对方视为对自己就餐自由的侵犯,认为自己的负面面子受到威胁。而在中国,劝食和夹菜非但不是对自由的侵犯,它还被视为对客人的尊重。        实际上,说到面子,在中国,我们也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讽刺。可见,有时候,一味追求他人的肯定,社会的尊重乃至大众眼里普遍的成功,实际上也不为每个中国人所赞同。出于避免尴尬、尊重他人的考虑,我们有时候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凡事留有余地;但涉及原则问题,是非问题,还是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回避错误,导致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