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我选择,我喜欢

陈文倩  2014-11-28 07:17:06  自编
案例正文:

小游Yolly在英国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担任学校一门本科课程的助教。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她注意到中国本科生和英国本科生的想法,特别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小游本科毕业时,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考公务员,另外一部分同学考研,还有一些同学直接进入职场或是像她一样出国深造。大多数人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和方向。与此相反,小游英国学生中有从政意向者极少,说起政客许多人颇有一番调侃讽刺意味。关于未来,他们几乎都有着明确的规划:有些想成为一名律师,有些想去非洲支教,有些在为成为专栏作家而努力,也有人想继续校园学习。<?xml:namespace prefix="o">



延伸阅读:

1.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Edwin R. McDaniel, (2010),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xml:namespace prefix="st1">PekingUniversityPress<?xml:namespace prefix="o">

2. 王培英,2007,《跨文化交流》,旅游教育出版社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儒家思想赋予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作为,这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王培英,2007)。“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人一生的宏伟理想。受这种“一元化”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终其一生追求功名。近些年,每逢公务员国考、省考时,报考某岗位的人数多达数千人的报道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公务员考试几乎等同于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平民百姓进入官场,改变社会地位,光耀门楣的重要途径。 英国文化中人生价值观呈多元化。从政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政客往往是财团的簇拥,除有强烈政治抱负的人外,一般人会按自己的意愿规划自己的未来。在英国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他们尊重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为人处世、言语行为不追求与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