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狄亚孜的苦恼

陈文倩  2015-11-06 20:40:51  自编
案例正文:

哈萨克斯坦小伙子狄亚孜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驻哈公司担任基层负责人。在公司工作两年后,他的哥哥准备结婚。哈萨克斯坦人传统观念和民族习俗非常浓厚,喜宴可能持续三天到一个星期,要分别在新郎家和新娘家宴请宾客。这种婚礼的规模是中国人很难想象的。狄亚孜也要为筹办哥哥婚礼忙碌。当时,公司正要签署一份重要的合同,狄亚孜是技术骨干,可他多次请假,让他的中方老板很不满意,在会上批评了他。中方经理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哥哥结婚,当弟弟的会这么忙?狄亚孜也很生气,他想辞职不干了。一位懂俄语、了解哈国风俗的老会计即使向中方经理做了解释,才消除了这场误会。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哈萨克民族原为游牧民族,属于东突厥人的后裔,逐水草而居,民风强悍。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哈萨克人保留着草原文化特有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如英雄乐观主义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等,有着豪爽开朗、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这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谦和、克己复礼的特点相差很大。婚礼、生日在哈国人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少人宁愿请假数日不要工资不上班,也一定要与亲人朋友一起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