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重要OR不重要?

陈文倩  2015-11-06 20:35:06  著作
案例正文:

1996年感恩节,一位美国教师邀请她的两个最好的中国朋友吃饭。餐桌完全是西式摆设。就餐时,中国友人A看到了餐桌上放置的别致的餐巾纸,于是便向主人道:“这些餐巾纸真漂亮!”主人很开心地接过话:“是呀,很漂亮。我从纽约买的。”,这时,旁边的另一位中国友人B说了一句:“哎呀,其实我们不需要用这么好的餐巾纸。你收起来留着下次有重要客人来访时再用呀。别浪费了。”美国教师非常吃惊地说:“什么意思?难道你们不是我重要的客人吗?”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最强烈的表现是对朋友的认同。一旦对方为自己所接纳,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其为“自己人”,因此交往中也就不必过多客气。对话中中国友人B本来是为了表达领受款待的一番谦辞,言外之意一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拘泥礼节倒显得生分。这么好的餐巾纸用掉了可惜,不如留作他用。”B所指的“重要客人”是指关系疏远因而需要讲求礼节的客人,而美国人则视亲密朋友为重要客人。B间接的客套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友谊,不料却引起了误解,让美国教师一位她没有将两位中国朋友当作重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