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不急,这里是“非洲时间”!

胡青原  2015-10-30 19:27:51  胡青原自编
案例正文:

李刚是南非的一名工作人员, 3月27日,应邀参加世界气象日公众开放日活动。根据活动日程,上午8点半至9点是来宾入场时间,9点钟各部门部长到达会场。

   参加活动的各路人士大约在9点多钟陆续到达,然后就是相互之间打招呼和聊天。时间过去30分钟,又过去30分钟,再过去30分钟,直到10点40分,主办单位请主要嘉宾到入口处迎接部长阁下。大约又过了10分钟,部长的车子出现了,随后是和嘉宾握手寒暄,上台就座。到会议正式开始是11点整。

  他说,其实我们在非洲,特别是在给黑人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到哪个部门去赴约都不要幻想能够出现准时的奇迹。一般要是晚个20-30分钟就要谢天谢地,真正是走运了。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守时在南非甚至是非洲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南非,每件事都要花费比西方和东方国家更长的时间,再简单的事也要预留出空闲时间。所以人民生活得都很悠闲,幸福指数也比较高。然而,非洲人不守时和非洲的贫困与落后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道路交通条件差是造成人们迟到的重要原因。 而在中国,人们相对来说还是很守时的,因为中国人民向来重视组织性与纪律性。儒家的优良传统,教育人们言必出,出必行,行必果。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而守时也是诚信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