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到底为谁活?

胡青原  2015-10-30 19:15:21  胡青原自编
案例正文:

王坤在南非做生意,他说如果他现在回国去,只要他不乱花钱,现在赚的钱还是够他用几十年的。但是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发展起点,他还要在这里继续打拼。这里的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的。他说老了以后肯定要回去,守着一亩三分地养老去。然后把自己的财富传给子女,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必这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

他说他喜欢黑人,因为黑人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虽然没什么钱,但真的很快乐。黑人不像中国人,总想着为名为利、为孩子存钱,很辛苦。他们每天都为自己而活,很开心。而且黑人心胸很豁达,这么多中国人到他们的地盘上赚钱,他们也能接受。这一点很值得中国人学习。




延伸阅读:

陈凤兰, 《文化冲突与跨国迁移群体的适应策略———以南非中国新移民群体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20119月第3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中华文化极其强调家庭观念与集体主义观念,这与西方文化强调的个人主义完全相反,而南非早期是一个殖民地国家,所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颇深。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下长大的中国人,较普遍地认为集体共同的利益高于一切,也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家长习惯为子女积累财富,因此,即使赚到钱了,也尽量省吃俭用。南非的中国移民群体,虽然很多人在这里积累了财富,但在唐人街、商城里面,如果要根据人们的衣着打扮、出入座驾判断一个人的贫富,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节俭、低调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