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钟”的感动(图文) |
|
徐丽丽 2015-10-27 23:38:46 自编 |
|
案例正文:
陈老师在马来西亚教学了两年,要离开马来西亚的时候,班里的孩子们为她办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会,会上孩子们送给她一个非常大的壁钟,在壁钟的背景面上贴上了很多日常上课或生活时他们照下的有我的照片。看到照片,陈老师特别的感动,但是孩子们送钟的行为让她觉得有点尴尬,她还清楚的记得,上课时特别有一次提到过在中国送钟的涵义。陈老师试探性地问他们为什么要送钟给她,他们的回答让陈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他们说希望老师能将钟挂在墙上,以后每次看时间的时候,都能够想起在马来西亚这两年的分分秒秒。
|
延伸阅读:
在中国,很多礼物上的禁忌都源自汉字读音的谐音现象。比如“钟”与“终”同音,给年长者送钟,有给年长者“送终”的不好联想。再比如“梨”与“离”同音,送梨也有一种暗示分开的意思,同类型的还有“伞”和“散”。我们喜欢送苹果,表示“平平安安”,在马来西亚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但因为“钟”在马来西亚文化中没有如此忌讳,所以对马来西亚人来说,送钟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马来西亚忌讳送“梨”,因为“梨”发音与破坏有关,婚礼时送镜子或带有新娘的图片也是不吉利的,送植物的时候不应该送仙人掌。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文化差异也对主观事物的认知产生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符号或信息的认读存在差异,通常会赋予这些符号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点很直观地体现在各国礼物的禁忌上。每个国家都有着特殊的文化体系,在互相馈赠礼物时,应当了解当地的文化,不要好心办了坏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