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的尴尬 |
|
戚影 2015-10-20 06:17:06 百度百科 |
|
案例正文:
张涛在美国旅行时借住在美国朋友Bill家里。有一天,当他游玩了一天回到家里,发现Bill一脸的不悦,说有事情要跟他谈。张涛紧张地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Bill告诉他,因为张涛在家里走动的声音太大,严重影响了他儿子Adam。小家伙特别不开心。而且因为张涛洗澡的时间长、用水多,导致太阳能热水器里的热水不够用,Bill他们有时只能用凉水洗澡。听完这些抱怨后,张涛很尴尬,一方面为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因此给朋友造成了不便而自责,另一方面对朋友的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难以接受。然而让张涛更难以接受的事情是,尽管张涛已经反复道歉,Bill还是坚持给张涛制定了一个借宿的守则,规定了张涛在自己家借宿需要遵守的准则。张涛对自己的朋友很失望,觉得他太不不尊重自己。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般遵循了“他人取向”原则,体现中国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中国人在接待客人时,多数情况下都是尽自己所能,让客人感到舒适和满意,唯恐自己照顾不周。在个人至上的西方社会,这种“自卑而尊人”的处事态度常常是不得人心的。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一向是美国人突出的特征。在这种“他人取向”的支配下,中国人对他人提意见时,一般委婉含蓄。而美国人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则表现得更为坦率直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