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和餐厅服务员“眉来眼去”(图文)

胡婷  2015-10-06 08:18:39  自编
案例正文:

在智利,人们很喜欢外出就餐,尤其周末,当地的特色小饭馆总是挤满了人。豆豆是一名在智利的中国留学生,周末晚上也常和朋友去当地小饭馆聚一聚。身处与中国性格迥然的国度,豆豆对这儿的一切都很新奇,便观察起来。朋友们找到位子之后,大家就坐着聊起天来,并不会着急慌地大喊服务员,但很快就有服务员上前自我介绍并奉上菜单,待大家点好餐,其中一位朋友便“左顾右盼”用目光追随这名服务员,很快服务员接收到眼神信号,就会前来帮助点餐了。整个就餐过程以及最后买单,朋友都未大声叫喊过服务员,而总是“含情脉脉”地看着服务员,顾客和服务员之间的交流全凭眼神或微笑。




延伸阅读:

除了会和客人“眉来眼去”,这里的服务员还有很强的“搭讪”能力。比如遇到豆豆这样的亚洲面孔,服务员会问问国籍,秀上一两句中文;再热情一点儿的,还会主动推荐智利的特色菜,无论这家饭馆有没有这道菜。就餐过程中,服务员会时不时地来“搭讪”,问问食物可不可口啊,祝你们用餐愉快什么的。服务员和顾客的互动,让顾客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心情愉悦,自然也就会心甘情愿地多给小费啦。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不同于我们就餐时大声示意服务员的行为习惯,智利人的做法显然更礼貌。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服务员仅凭“眼神”就能意会顾客?分析有二,一来,每一桌客人都有专属的服务员,从点餐到结账都是同一个服务员负责。所以,服务员会随时关注他所服务的桌号,一个小小的示意他都能捕捉到;二来,这里的服务实行小费制,服务员的薪水基本是靠客人的小费,这也促使服务员主动关注客人的需求,自觉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