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礼貌而不客气的智利小朋友

胡婷  2015-10-05 20:21:13  自编
案例正文:

小婷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智利少年儿童。有一次,小婷老师在朋友家做客,同时来做客的还有好几个八九岁的小朋友,都是朋友孩子的同学。小朋友们一进门就很有礼貌地和每个人问好,见到小婷老师这个陌生的外国人也不胆怯,甚至更热情。孩子们自己玩儿自己的,口渴了就会跑来要喝的,肚子饿了也会要吃的。而且,想喝什么饮料,吃什么东西,都会直截了当地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不过,他们总是以礼貌的口吻提出请求,比如,“阿姨我渴了,我喜欢喝可乐,要是你家有就太好了。”

(改编自《我在智利读书 不做“香焦人”》,智利中文网http://www.chilecn.com/7190.html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智利儿童有礼貌,自信大方,又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看出,他们在接受公共礼仪教育的同时,也培养起维护个人利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