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匈牙利人对时间的态度

张蝶  2014-11-28 22:07:50  
案例正文:

 邓老师到匈牙利工作两个月了,他发现身边的匈牙利人比较守时。其中最守时的是匈牙利的公交车和地铁,这里的公交车有一个时刻表。时刻表上列出某一路公交车具体几点几分经过X站,那么公交车一定准时到达。并且时刻表上还细分了雨雪天气延迟时刻和好天气的正常时间,所以等公交,只要看了时刻表,那么你就稍微提前一点儿去公交车站,那么公交车一定会按时经过,不用担心等太久或者错过公交车。

相比在国内一些城市等公交的惨痛经历,顿时感觉严格的时刻规定真是业界良心。如果国内也引进这种时刻表,那么学生会减少一个迟到的借口,而赶车的乘客们也不会太辛苦。

 



延伸阅读:

 中国人治而非法治

    人治主义是儒家创立的中国古代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是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重视“人治”。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发展开来,就慢慢演变成,人来决定而非制度法律来决定。中国讲究“人情”,迟到了可以解释,人情上一定的理由可以被接受。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从对时间的态度看,总体说来,匈牙利人很较真,也很遵守时约,尤其是公共交通这一块,更是苛刻而细致。他们似乎崇尚制度化的东西,制定好制度以后,能够较好的执行。 而中国人不主张刻板的做事,更加主张有一定弹性的做事行为。在时间上如此,在规则上也是如此。人治超过法治。在中国人情很重要,人比刻板呆板的安排规定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