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西蒙子被选为班长,但是不知道其义务是什么VS小苹果主动承担班长的任务,管理自己的同学。

张蝶  2014-11-28 22:06:34  
案例正文:

 湖南卫视亲子节目“一年级”上一次班长选举活动。中英混血西蒙子(Joseph)通过魔术表演,征服了现场所有小朋友的心,成功当选班长。而另外许多中国小朋友包括小苹果认真的做了演讲,并且承诺在当选之后要做老师的小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服务同学帮助同学们。但是最后却落选。

    班长上任之后,西蒙子班长从来不帮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站好队列去吃饭或者带领同学们整理宿舍一起去上课,反而成了最调皮捣蛋的那一个,跟同学们打打闹闹,甚至多次主动挑起事端,比如在睡觉时间要一起“枕头大战(pillow fight)”。反倒是落选的小苹果同学,试图召集大家一起去吃饭和去上课,有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延伸阅读:

 1、中国的教育制度引用苏联的教育方式,而西方的教育制度比较的崇尚自然自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英国的教育中,没有班长、少先队长、副班长等等这样的职务,中国人多,所以一个班级里面往往有四十人左右,老师无法时时刻刻照顾到每一个同学,所以引进“管理”,需要学生来做管理工作,所以有了班干部。

中国的班级里面,班干部职务很多,有班长、学习科代表(比如数学课代表,通常数学比较好,工作就是帮数学老师传达信息辅助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组长(收集作业交到学习科代表)。现在一些学校里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官僚思想”,做出一定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特点,赋予不同的职责,除了班长科代表组长,现在也有“小动物照顾员”(负责照料班级里一起养的小动物,比如一直小乌龟或者一条小鱼)等等。

2、中国主张集体主义的生活,需要别人带领一起去做。个人主义在中国比较式微。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族群聚居在一起,一起生活,需要有规矩有秩序,所以从封建社会到现在,建立了一套等级制度,以保障社会有序进行。

而等级中的领导人一般有榜样作用。领导人一般是能力过人者,能够解决大家的问题,自己发展比较好,适合人们学习,并且人们崇拜强者的心理能够保障领导人的领导地位。

这种集体生活观念和等级制度渗透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思考题:

 1、中国的班级里面,班长是做什么的?

2、如果一个公共场合发生骚乱,比如地铁突然停运,需要人们自己找到出口。中国人会怎么做?【集体主义让中国人不会自行出动,会等有关管理人员出现进行指挥】




分析点评:
英国小孩西蒙子接收到的教育中,没有关于班长是做什么的教育,反而只是有做班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的教育,西蒙子根本不知道班长要做什么,继续做一个需要管理的学生。而中国小孩小苹果的教育中父母通过自己做班长的经历告诉她做班长需要帮助老师管理同学们,服务同学们,同时自己要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