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借钱的尴尬

康国旗  2015-10-01 20:24:27  访谈
案例正文:

   在美国留学的小光有一个非常要好的美国朋友Andrew,他们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吃饭、旅行,经历了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彼此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小光要买一辆车,还说可以和Andrew一起自驾,但由于那时是学期结束,小光的积蓄不多,但那辆车又性价比非常高。小光就想向Andrew借点钱。但没想到Andrew听到小光要借钱,就告知小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虽然自己现在有钱但是不能借给小光。小光很是不解,觉得钱自己会很快还给他的,而他的计划也可以缓一缓,为什么Andrew不能为朋友多考虑一下。这也让他对这段友谊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友谊在金钱面前总是一文不值。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对于中国人而言“义”是最能代表友谊的忠诚度和友情深浅的字眼。所以患难见真情,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伸出援手,将会得到最信赖的友谊。而在美国人的友谊观中,借钱就表明能力欠缺,而且朋友之间很少借钱。此外,美国是一个单向计时制的文化,这种文化中强调日程和计划,做事情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重视金钱的安排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按照这一模式,如果有人向他借钱,就会打乱他的计划,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中国是一个多项计时制的文化,人们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随意可以支配的,时间是从属于人际关系的。而中国人很少计划事情,即使有计划,遇到朋友之间借钱,也会宁愿打乱自己的计划而维持友好的关系。


案例分析来源:闫仙慧,从借钱看中美文化差异, 科技信息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