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日房地产泡沫的对比

邓筠  2015-09-26 18:23:03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日本在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同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使得短期内日元迅速升值,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楼市和股市,造成虚假繁荣景象,积累了大量泡沫。而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资本管制,不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币,这与日本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人民币不会短期迅速升值,给经济带来巨大震动,而是缓和的逐步升值,可以在经济转型中慢慢消化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产生 1955 年并在 70 年代就形成了,而在1985 年1990 年迅速膨胀破灭,实则是非理性泡沫被剔除的过程,理性泡沫依然存在,仍然对经济有影响。


我国房地产市场从2000 年以来,价格一路飙升,从 2000 年到2007 年,全国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了 150. 46% ,产生迅速,发展迅速,不是像日本房地产泡沫那样由理性泡沫逐渐累积而成,而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刚性需求迅速释放、国家宽松信贷政策刺激下大量资金迅速涌入房地产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投机资本的进入使得房地产短期内泡沫迅速膨胀,是非理性的泡沫,势必阻碍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必须剔除。当前,中国的经济轴线处于日本从工业化结束到走向成熟时期。与当年的日本相比,却较早经历了石油价格上涨、本币升值等不利外部条件,而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均收入均落后于日本,因此,房地产泡沫对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影响更大,必须遏制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延伸阅读: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代的那些荒唐事儿

(陈志龙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30728/004216263163.shtml)


    想起了20年前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那种此起彼伏的高潮。


  日本楼市在极度疯狂时就像赌场: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下注,此时尚未喝醉的头脑清醒的人已经看到赌场的角落开始冒烟了,他们悄悄地尽可能平静地走向赌场狭窄的出口。这时,火苗依稀可见,多数人都还浑然不觉,他们四下张望,然而这时的赌局更加刺激惊险,大多数人重又被吸引到赌桌边。火苗终于燃成了火焰,更多的人挤向出口的方向,此时最怕的就是一声尖叫……

  日本人祖祖辈辈居住在“岛国”,是以种植大米水稻为生的农耕民族。因此,在他们价值观中,土地是最重要也是最值钱的。日本人有一种 “一所悬命”的乡土情结,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一块土地和住所,这体现了东亚农耕民族最根本的乡土情结。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信贷洪峰一波波推高地价和房价。因为迷信土地会永远上涨,银行普遍存在着土地拜物教。为了提高效率,许多银行的支行长、信贷经理陪着客户坐在直升机里看地,这样一天可以看十几块地,“审批”上百亿日元的贷款。

  一个地产商带着住友银行的支行长在空中看地,他指着一块地告诉银行的人,他们决定在这造高尔夫球场。刚喝完酒的银行行长打着饱嗝说“啊,好吧,就这么定了”,在飞机上就完成几十亿的贷款手续。其实,这就是一处垃圾填埋场。

  在地价的巅峰阶段,东京地价总和已相当于全美国的地价。泡沫经济破灭后,这块地的价值掉了一半,然而,“作为一名银行职员,当时根本不用管那么多,只要能够把钱贷出去就行了。”

  一位银行家在回忆录中说,换作现在,金融厅绝对会否决银行的这种大胆行为。但在那个时候,大藏省听完各大银行的汇报后,会点头说:“是吗,是吗,这样啊!对,是要扩大内需,就这么干吧!”

  那时,只要听说你买地买房,银行就给你一个授信额度,随你怎么花。一分钱不花,就放那儿也行,那时的银行和贷款人都象喝醉了酒。无固定职业、从来没贷过款的人也敢贷款买股票、置业,大家都在赌博——赌市场永远上涨。胆子都越来越大,信贷失控使日本的不动产泡沫越吹越大。

  富有的日本人不仅买光了国内的房子,还疯狂地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要买下“全世界最高最好的楼”,毁于“9.11”的双子楼也在他们的”“扫楼计划”,要不是1986年爆发国际市场石油危机,这笔买卖就成了。

  但买下的那些摩天楼结果如何?就看三菱地产购买的洛克菲勒中心吧,大楼的租金无法弥补举债的利息支出,结果这幢楼6年亏损6亿美元,最后又以半价给洛克菲勒赎回,左右挨耳光的过程中,日本数百家“一所悬命” 的金融机构破产。

  在那个荒唐年代,什么事都会发生。

  另一家大银行的信贷员山本君说,有一天,我去总行审查部去申请一项贷款。当时,这个客户拥有价值1亿日元的土地。原则上,他能贷到7000万。但我向审查部建议说,贷1亿也可以吧?他们反驳说:“别说蠢话!你难道不知道只能贷资产价值的70%吗?”我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才蠢呢!这地虽然现在值1亿,但明天就涨到1.2亿了,后天就是1.3亿了,大后天就涨到1.5亿了!到1.5亿的话,70%就是1亿零500万了,现在就是这个行情,反正马上就会涨的,这不是很好么?”审查部人沉思一下,就把章给盖了。

  “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所有银行都这么干,排队向土地所有人放款,这就是那么个疯狂的时代,仿佛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金子。”他说。

  信贷失控的年代,一些社会名流,签个字就能拿到天文数字般的贷款。一个经典例子是,以一曲《北国之春》走红的千昌夫是80年代日本的偶像歌星。他结婚时,银行职员上门推销贷款。

  当时,富裕日本人流行到夏威夷去结婚,但那里还没有专门面向日本人的酒店。于是,银行的人就对千昌夫说:“你去结婚可顺便投资建个酒店。”千昌夫说:“我没钱啊。”银行说:“没关系,只要你签个字就可以了。”“能借多少呢?”银行说:“1000亿够不够?”千昌夫傻了,“天哪,不,不,500亿就够了。”银行说:“不,不,你做这个一定要1000亿的。”于是,1000亿就给了千昌夫。

  这还没完,第二家银行又来了:“听说您要在夏威夷建酒店?日本人去夏威夷,喜欢在沙滩泡澡,还要去打高尔夫球。你再建个高尔夫球场吧。” 就这样,千昌夫名下的贷款总额达到了5000个亿。这些事情,今天听起来近乎天天方夜谭,可在那个年代,这一切居然神一般地发生了。

    经济过度房地产化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经济体的癌变,长期的“资源错配”必然导致最终的系统性沉沦没,如果继续维个超级泡沫,我们可能会随时听到那一声救命的尖叫……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两国的汇率政策的不同,我国实行外汇管制,这就决定人民币不会像日元那样短期迅速升值,房地产市场有较充足的调整时间和较大的回旋余地。而且我国房地产泡沫不像日本累积性泡沫,而是处于刚形成阶段,还可以剔除,我国也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有效需求还很充足,经济发展动力也较强。因此,我国房地产泡沫不会像日本那样短期迅速破灭,但是,我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更大。政府必须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否则,一旦泡沫破灭,我国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失去转型的最佳时机。 同时,我们也分析出房价下降是必然趋势。房地产是最终产品,不能带来创造性收益,大量资金投入只会产生非生产性泡沫,资本边际生产力没有提高,只是产生暂时的非理性繁荣,最终将阻碍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房价不会一直上涨,会理性回归,而制造业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案例来源:范荣. 中日房地产泡沫的对比分析[J]. 知识经济,2012,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