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美生猪产业生产率比较

邓筠  2015-09-26 17:47:25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中国饲料、人工和种猪的 PFP(偏要素生产率) 显著低于美国同期水平,燃料与设备投入的 PFP 显著高于美国同期水平,医疗防疫投入的 PFP 与美国相当;中美两国除种猪外的 4 种要素 PFP 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中国种猪 PFP 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美国种猪 PFP 则相反;以美国生产实践为参考,中国饲料、人工与种猪 PFP 的提升潜力巨大,产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生猪产业 TFP 水平低于美国且差距显著。关于中国生猪产业 PFP 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生猪产业中饲料、人工与种猪3 种投入要素PFP 水平的提升存在实践上的可行性,且在生猪生产的机械化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虽未论证中美两国人工与资本等可替代要素配置的合理性问题,但美国的生产实践为我国生猪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路径:可考虑通过加强生猪生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等途径提升其专业素质,以人的现代化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实现人工与资本等可替代要素间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考虑从提高上述要素的 PFP 和配置效率入手,提升我国生猪产业的 TFP 水平,具体包括:①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品种创新及良种扩散,如通过促进“产学研结合等途径实现品种创新和种猪性能的提升,并过创新推广模式等途径进一步推进生猪养殖的“良种化”进程等;②通过进一步加强种猪生产管理、增强种猪市场交易规范程度和提升生猪养殖户的品种技术吸收能力等途径,保障种猪性能的充分发挥;③通过提升饲料粮加工水平、发展节粮型养殖技术,激励生猪养殖户提高自身日常管理水平,提高饲料粮的利用效率。

 案例来源:季柯辛,乔娟. 中美生猪产业生产率比较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04:53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