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

邓筠  2015-09-26 16:28:04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日本农业各类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组织健全,尤其是以农协为代表的专业性组织,既对成员的农业经营、生产技术和生活方面进行指导,又共同购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资料,管理农产品共同销售,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共同配置和利用。日本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农协组织,形成了层次清晰、组织高效、分工明确的体系,在日本国内建立了多个专业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全国范围集合优势农业资源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货源。,直销所是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新型零售业态,由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或相关主管部门开设的固定交易产所,所有商品由直销所委托销售,供求双方需缴纳一定会费,才能进行自由买卖。目前,直销所的运营方式已经由生产者运营、雇员运营发展到区域配套综合运营,其发展已经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电子化、信息化等特征。此外,日本观光农业、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渠道也十分发达,共同构成了日本农产品“地产地消”流通体系。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水平低、冷链运输率和利用率都不高、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较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落后是冷链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水果蔬菜的冷链流通率为5%,水产品、肉类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3%和15%,我国公路冷藏车只占公路货运总量的0.3%,铁路冷藏车只占铁路货运总量的1.1%,运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日本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日本制定的“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等,用来指导本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实施专业的市场准入和认证体系制度; 而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还没有系统的体系,现有的标准多集中在运输和冷藏环节,缺乏对冷链物流全程的管理和上下游衔接过程的规范。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快制定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冷链操作标准,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案例来源:耿家飞,刘放. 中日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