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日两国术类药材差异

邓筠  2015-09-24 13:02:43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古代药材的使用多为师徒相传,主要依据经验鉴别。形态学上,白术的根状茎苍术属药用植物的根状茎上部细长,习称为“鹤颈”,末端肉质膨大,习称“如意头”。道地药材江苏茅山苍术的根状茎多为连珠状横走。关苍术 A. japonica 的根状茎形态富—94—有变化,有的为横走的连珠状,与苍术相似,但也有的末端膨大,与白术 A. macrocephala 相似。日本早期将关苍术 A. japonica 的根状茎的宿根与嫩根分别作白术与苍术入药,可能与根状茎的形态有关。1959 年《药材资料汇编》等报道关苍术 A. japonica在东北地区作苍术流通。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日本学者很早就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药材的鉴别。古代本草文献中记载茅山苍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朱砂点。日本学者很早就关注到这个特征,在20 世纪初就发现茅山苍

术容易析出结晶,并根据术类药材的晶体开展药材鉴别。此后,对苍术属植物的挥发油研究进一步表明,南苍术 A. lancea 和北苍术 A. chinensis 含有苍术素和较少苍术酮,明显不同的是有关苍术含有大量的苍术酮而不含苍术素,与白术更为相似。这为关苍术 A. japonica 作为白术应用提供了化学成分依据。白术在中国自古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野生白术逐渐濒危。栽培白术在明代开始兴起。近代以来,相继形成了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白术栽培主产区。日本与中国不同的是,自然分布的只有关苍术A. japonica。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考虑到自古白术和苍术的来源是清晰的,并且有着长期的临床检验基础,我们建议苍术和白术的来源依旧保留与古代一致,对于关苍术 A. japonica是否可以作为苍术或白术使用,还应持谨慎态度。

 案例来源:黄瑞英,李基赫. 中日两国术类药材差异的历史及原因分析[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