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点评:
七、 日本在计划实施的后期阶段,通货膨胀
较为严重。1973 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约20% ,但批发物价上涨 35% 。因此,实现工资收入的高增长应该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方面中国也有一些教训,如前几年国家免除农业税并对农民给予一些补贴,但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实际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中日收入倍增计划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异。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确保收入倍增计划达到预期目标,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案例来源:[1]肖海晶. 中日收入倍增计划的差异与启示[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