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外籍上司与中国下层的离职面谈

郭芳  2015-09-23 10:23:20   王正元,国际商务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案例正文:

   亚历克斯(Alex)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由美国总部派至中国的部门经理,他最近遇到了一件困惑的事:中国下属王先生认为上司没有认可自己的工作,决定转向其他公司发展,并向亚历克斯递交了辞职信。于是,亚历克斯决定找王先生来面谈。亚历克斯单刀直入:“王先生,你知道我们不想失去你这么优秀的员工,如果你对自己的待遇有什么不满意,不妨提出,我们尽可能地满足你的要求。”王先生的回应是:“谢谢您和公司一直以来对我的器重,但是,我已经决定离开。”亚历克斯又做了几次尝试,试图挽留王先生,但他始终不愿深谈,并谢绝了亚历克斯的好意。最终,无论亚历克斯怎么努力,王先生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该公司。

    自己的诚恳挽留丝毫不起作用,问题出在哪里?这让亚历克斯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他找到中国籍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先生倾诉:“如果王先生愿意告诉我他有什么要求,我会考虑尽量满足他,但为什么他那么坚决,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不留呢?”李先生告诉他:“中国员工递交辞职信时,通常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本上已经没有挽留的余地了。”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从上述案例对以看出,外籍上司认为员工跳槽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升职或者加薪,所以,在面谈过程中,只要双方经过充分沟通、坦诚相告,公司能够满足员工提出的某些要求,员工自然就会留下来。而中国员工即使对公司有明确要求,一般也不会直接提出。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把升职加薪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外籍上司会认为自己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如果提出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更会有损面子。同时,很多中国员工习惯去揣摩上司的言外之意。所以,当他们遇到外籍上司时,也会用这种中国式惯性思维来琢磨直来直去的外籍上司的弦外之音。可见,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和产生的误解。